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把新階段再出發的第一步邁準邁穩,緊緊圍繞“滁州三問”,聚焦縣委“新階段再出發、勇爭先開新局”解放思想大討論要求,縣醫保局著力解難題、謀新篇、布新局。
一、如何提高群眾參保率,做到應保盡保?
堅持“基本醫保保基本”,鞏固擴大醫療保障范圍,提高居民參保率,做到應保盡保方面還存在流出人口較多,長期在外居住務工,影響本地參保;留守老年人參保意識不強;部分青壯年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身強體壯無需參保等問題。
繼續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參保意識。持續開展醫保政策進萬家活動,廣泛宣傳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策和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政策,從參保繳費、醫保待遇報銷、慢性病證辦理流程,做到醫保政策家喻戶曉。強化部門聯動檢測機制,提高服務參保合力。立足部門職責,建立扶貧、醫保、財政、民政等部門數據共享機制,按月對人口參保信息進行交換,實時比對、及時核查、全面核查縣域內常住人口基本醫保參保狀態,特別是落實動態自然新增人口參保工作,確保“不落一人、不漏一戶”。
二、如何解決服務能力不足,做到應享盡享?
提升醫保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模式是保障參保群眾享受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功。目前還存在醫保服務流程不完善,程序有欠規范;少數工作人員辦事不耐煩、不細心的情況時有發生,服務態度、工作態度還有待提升等問題。
一是練內功。持續推進窗口行風建設,規范辦事流程,實施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好差評等制度,努力做到日常工作零差錯。執行醫保服務“365天不打烊”,全年無休為群眾提供醫保服務。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通過系列活動提升窗口形象,不斷增強參保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強本領。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發揮傳幫帶作用,開展崗位大練兵,深入學習醫保政策和經辦業務知識,熟練掌握崗位技能,不斷提高“一窗口辦理、一站式辦結”的工作效能,使“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落到實處、見到成效,讓前來辦事的群眾少等候、少排隊、少跑路。三是樹形象。樹牢“小窗口、大服務”意識,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認真落實醫保服務窗口行為標準和技術規范,從細節、小事著手,用心服務、真心辦事,實現服務質量最優、業務材料最少、辦理時限最短、辦事流程最簡的“四最”目標。
三、如何解決基金監管難,做到應管盡管?
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必須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依法管好用好醫保資金,維護群眾醫療保障合法權益。當前存在問題主要是:缺乏專業監管隊伍,監管機構點多、面廣。縣醫保中心人員編制數不足,既承擔經辦服務又承擔稽核稽查,監管職能分散、專業人員缺乏、監管能力不足、合力不強。
一是打造一支專業化、標準化的基金監管隊伍。以統籌區域內醫保局牽頭在全縣醫保、衛健、市管等部門抽調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組建一支醫保基金監管行政執法隊伍,全力打造一支基金監管專業化、標準化執法隊伍,實現全縣基金監管一盤棋。細化完善醫保違規處罰細則,統一“一把尺子”量到底,實現執法的公平公正。二是建立健全綜合監管制度。建立部門間相互配合、協同監管的綜合監管制度,明晰部門間權責,全面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的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建立醫保、公安、司法、檢察、紀檢監察機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對欺詐騙保案件進行研判,依法依規依紀履行基金監管工作職責。三是要加強經辦機構內控制度和風險防控。加強經辦機構各崗位、各環節科學合理配備人員,尤其是重要崗位、重點環節,要形成機構、崗位、人員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增強法紀廉政意識教育,對重要崗位要制定風險防控監督措施。四是要加強基金使用管理審計和績效考評工作。規范基金使用管理,定期開展對醫保基金審計和績效評估工作。(縣醫保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