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委黨校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校辦學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創新教學方式,深化教學改革,精心打造“三大課堂”,賦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
“紅色課堂”現場學。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定遠縣委黨校依托藕塘烈士陵園、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等縣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聯合鎮(鄉)黨校共同打造“黨校+基地”現場教學模式,開發具有本土特色的現場教學課程,創作《抗日烽火中的定遠兒女》《中原局三次會議的歷史貢獻及當代啟示》等現場教學微黨課。通過走“紅色路線”、觀“紅色基地”、看“紅色視頻”、聽“紅色黨課”的“四維學習模式”,用黨史啟迪人生,用黨課培養情懷,幫助廣大學員不斷汲取黨史中的智慧和力量,鑄民族之“魂”,補信仰之“鈣”。目前,現場教學基地已累計接待縣內外學員3000余人次。
實踐課堂”案例學。縣委黨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單一講授式教學”向“多元互動式教學”轉變,著力加大案例教學力度。以定遠縣的脫貧攻堅成功實踐和鹽化工業園華塑公司的科學發展路徑為基礎,重點開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華塑公司的科學發展之路》等一批本土特色案例課題,作為主體班重要課程。通過實踐調研、理論導入、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觀點陳述、學員辯論、要點總結等環節的互動交流,幫助學員在討論、辯論中激活思維,寓教于例。
“流動課堂”異地學。為持續更新干部發展理念,先后多批次組織縣主體班學員赴浙江大學、湖州、安吉、江蘇等長三角地區開展異地教學。異地教學采取專題講座、現場觀摩、調研式案例分析、云參訪等多種形式進行。在浙江,參觀學習湖州市農業全產業鏈、數字農業的高效,民宿、休閑旅游項目的運營模式,重點安排《新常態下鎮村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的培育與發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專題課程。在江蘇蘇州,重點開設《加大工業有效投資,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思考》《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等課程。靈活的“流動課堂”教學,既開拓了學員的眼界,滿足了學員多元知識結構需求,又契合了當前定遠縣“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客觀實際,為干部服務鄉村振興和工業強縣戰略持續“充電”。(闞婷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