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連江鎮結合扶貧實踐,探索“黨建+扶貧”模式,通過黨建、扶貧良性互動,助力精準扶貧扎實有效開展。
一是“黨員+貧困戶”突出“幫”字。建立黨員聯系貧困戶制度,根據每位黨員實際情況,對全鎮500多名有履職能力的黨員每人聯系一戶貧困戶,在家的黨員通過定期走訪,統籌精神鼓勵、情感交流、獻計獻策、物質幫扶等措施,給予貧困戶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外務工創業的流動黨員,重在就業上做文章,幫助貧困戶解決就業崗位。
二是“支部+貧困戶”突出“帶”字。全鎮20多個黨支部結合自身優勢,各顯神通,各盡其責,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產業,先后建成了扶貧產業園、光伏發電、一村一品、農業示范園、專業合作社、工業集中區等一批經濟實體,通過土地流轉、解決就業、入股分紅等形式,帶領貧困戶共同脫貧致富。大李種養殖合作社非公黨支部通過發展大棚蔬菜、經果林、綜合養殖等產業,解決貧困戶就業30多人,帶動貧困戶致富20多戶。駐上海、丹陽流動黨支部依托“公司+貧困戶”,帶動貧困戶就業200多戶,人均年務工收入達3萬多元,為實現“一人務工、全家脫貧”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三是“喉舌+貧困戶”突出“引”字。充分發揮黨的輿論陣地作用,綜合運用廣播、宣傳櫥窗、新媒體、遠程電教尤其是黨員干部主觀能動性等作用,大力宣傳黨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農業實用技術,就業用工信息等,提高貧困戶政策知曉度,凝聚共識,鼓舞干勁,引導貧困戶在政府支持下靠自己勤勞雙手自食其力脫貧致富。(連江鎮 許福如 竇祥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